【古诗寻隐者不遇原文注释翻译】一、
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是一首简练而富有意境的五言绝句。全诗通过问答的形式,描绘了诗人寻找隐士却未能相见的情景,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敬仰之情。语言质朴自然,情感含蓄深远。
本篇内容将从原文、注释、翻译三个方面进行整理,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理解和记忆。
二、原文、注释与翻译对照表
项目 | 内容 |
原文 |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作者 | 贾岛(唐代) |
字词注释 | - 松下:在松树下。 - 童子:小孩,这里指隐士的弟子。 - 言:说。 - 师:指隐士,即隐者。 - 采药:采集草药,古人常认为隐士多有医术或养生之道。 - 只在:仅仅在。 - 此山中:这座山中。 - 云深:云雾缭绕,形容山中幽深难行。 - 不知处:不知道具体在哪里。 |
译文 | 我在松树下询问童子,他说他的师父去采药了。 他只是在这座山里,但因为云雾重重,我找不到他的踪迹。 |
三、诗歌赏析
《寻隐者不遇》虽然只有四句,却层层递进,情景交融。诗人并未直接描写隐士的形象,而是通过“问童子”这一细节,引出隐士的行踪不明,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简洁,却意蕴丰富,体现了贾岛“苦吟”诗风的特点,也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尊重。
四、总结
-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 全诗通过问答形式,表现了诗人访隐未果的遗憾与对隐士的敬仰。
- 诗歌虽短,但内涵丰富,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热爱。
如需进一步了解贾岛的其他作品或唐诗风格,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