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付诸造句子】“付诸”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语,通常与“行动”、“实践”等词搭配使用,表示将某种想法、计划或决定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付诸”常用于强调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过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付诸”,以下是对该词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常见搭配和例句。
一、
“付诸”是动词,常与“行动”、“实践”、“实施”等名词搭配使用,构成固定搭配如“付诸行动”、“付诸实践”、“付诸实施”等。这些搭配都强调将抽象的想法或计划落实到现实中去。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付诸”的语法结构:它后面必须接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直接接动词。例如,“他决定付诸行动”是正确的,而“他决定付诸行动了”则是不规范的表达。
此外,“付诸”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较少出现在口语中。因此,在写作中合理使用“付诸”可以增强语言的严谨性和专业性。
二、表格展示
搭配方式 | 释义 | 例句 |
付诸行动 | 将计划或想法变为实际行动 | 他终于决定把梦想付诸行动。 |
付诸实践 | 将理论或方案实际执行 | 这项政策需要进一步付诸实践。 |
付诸实施 | 将计划、措施等开始执行 | 政府已将新法规付诸实施。 |
付诸于行动 | 强调将想法落实为具体行为 | 她不仅提出了建议,还把它付诸于行动。 |
付诸东流 | 表示努力或资源被浪费,没有结果 | 他多年的努力最终付诸东流。 |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可以看出“付诸”在不同搭配下的含义和使用场景。掌握这些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中更准确地表达“将想法变为现实”的意思,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