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学识问答 >

封豕长蛇是什么意思

2025-09-26 21:46:44

问题描述:

封豕长蛇是什么意思,蹲一个热心人,求不嫌弃我笨!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6 21:46:44

封豕长蛇是什么意思】“封豕长蛇”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比喻危害国家或人民的恶人、坏人。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对两种有害动物的描述,具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常用于形容那些为非作歹、祸国殃民的奸佞之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内容
成语 封豕长蛇
拼音 fēng shǐ cháng shé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封豕长蛇,食人之肉。”
释义 原指大猪和大蛇,后比喻危害国家、百姓的恶人或奸臣。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坏人坏事,带有强烈贬义。
近义词 祸国殃民、豺狼当道、奸佞小人
反义词 忠良正直、贤臣良将、仁人志士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封豕长蛇”最早出自《左传》,原意是指大猪和大蛇这两种动物,因其体型庞大、性情凶猛,常被古人视为灾祸的象征。后来,这一说法逐渐演变为一种比喻,用来形容那些在朝中为非作歹、祸害百姓的奸臣或恶人。

在古代政治斗争中,“封豕长蛇”常被用来指责权臣、宦官或外戚,表达对他们的不满与谴责。例如,在一些历史文献中,统治者会用“封豕长蛇”来形容那些贪污腐败、欺压百姓的官员。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示例句子
历史评论 “秦朝末年,奸臣当道,封豕长蛇横行,百姓苦不堪言。”
文学作品 “他虽位高权重,却是个封豕长蛇,终遭清算。”
政治批评 “这种政策是典型的封豕长蛇行为,严重损害了人民利益。”

四、总结

“封豕长蛇”是一个具有强烈贬义的成语,源自古代对两种有害动物的描述,后引申为对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奸佞之人的比喻。它多用于文学、历史或政治语境中,表达对邪恶势力的批判与警惕。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含义及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汉语文化中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