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翼点】一、
“翼点”是解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出现在头部的颅骨结构中。它指的是颞骨与额骨、顶骨和蝶骨之间的交界区域,是一个重要的解剖标志。在临床医学中,尤其是神经外科和颅脑手术中,翼点具有重要意义,因其位置靠近大脑的重要血管和神经结构,如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
翼点区域的解剖结构复杂,包含多个骨性突起和孔隙,如眶上裂、圆孔、卵圆孔等。了解翼点的形态和功能对于进行颅脑手术、诊断颅内病变以及理解神经系统的解剖关系至关重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翼点 |
所属部位 | 颅骨 |
相关骨骼 | 颞骨、额骨、顶骨、蝶骨 |
解剖位置 | 颞骨鳞部与额骨、顶骨、蝶骨的交汇处 |
重要结构 | 大脑中动脉、眶上裂、圆孔、卵圆孔 |
临床意义 |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之一;与颅内血管和神经密切相关 |
典型特征 | 骨性隆起明显,形成“翼状”结构 |
功能 | 提供进入颅腔的通道,便于手术操作 |
术语来源 | 因其形状类似“翅膀”而得名 |
三、结语
翼点作为头部解剖中的关键区域,不仅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掌握其解剖特点,有助于提高对颅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