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香温席原文及翻译】“黄香温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孝道故事之一,出自《后汉书·黄香传》。这个故事讲述了东汉时期孝子黄香在寒冷的冬天为父亲暖热床席,以表达对父母的孝顺与关爱。其感人至深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象征。
以下是对“黄香温席”原文及翻译的整理总结,并辅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
“黄香温席”讲述的是东汉时期的孝子黄香,在父亲生病时,为了不让父亲受寒,每天晚上先用自己的身体将床席捂热,然后再让父亲入睡。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对父亲的深切关爱,也展现了他自幼便具有的孝心和责任感。黄香后来官至尚书,因其德行与才能受到朝廷重视,成为后世推崇的典范。
此故事强调了“孝”的重要性,是中华文化中“百善孝为先”的生动体现。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中文原文 | 白话翻译 |
香家贫,常躬耕,以奉养父母。 | 黄香家里贫穷,常常亲自耕种,用来赡养父母。 |
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 | 父母生病时,他从不脱下衣服休息,汤药一定自己先尝。 |
冬则温席,夏则扇枕。 | 冬天为父母温暖床席,夏天为父母扇凉枕头。 |
乡里称其孝。 | 乡里的人称赞他的孝顺。 |
后为尚书,天下称其贤。 | 后来担任尚书,天下人称赞他贤能。 |
三、结语
“黄香温席”虽简短,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道德价值。它不仅是古代孝道文化的代表,也是现代人学习如何尊重和关爱长辈的典范。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对家庭的重视,也能体会到传统文化中“孝”的深刻内涵。
在当今社会,虽然生活条件改善,但“孝”依然是维系家庭和谐的重要基石。黄香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孝心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一颗真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