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少帝刘辩简介】汉少帝刘辩,字圣明,是东汉末代皇帝之一,为汉灵帝刘宏之子,母亲为何皇后。他在位时间极短,仅一年零三个月,最终被权臣董卓所废,后遭杀害,成为东汉王朝衰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刘辩虽为皇帝,但实际权力掌握在宦官与外戚之间。他年幼即位,朝政混乱,为后来的董卓专权埋下伏笔。他的统治标志着东汉皇权的进一步衰落,也为三国时代的开端奠定了基础。
汉少帝刘辩简介()
刘辩生于公元176年,于189年即位,年号“光熹”,在位期间实权由其母何太后及大将军何进掌控。然而,何进与宦官之间的矛盾激化,导致何进被杀,董卓趁机进京,控制朝政。刘辩在董卓的胁迫下被迫让位,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不久之后,刘辩被董卓所杀,时年仅15岁。
刘辩的一生短暂而悲剧,他是东汉末年政治动荡的见证者,也是皇权旁落、权臣当道的典型代表。
汉少帝刘辩简要资料表
项目 | 内容 |
本名 | 刘辩 |
字 | 圣明 |
出生年份 | 公元176年 |
即位年份 | 公元189年 |
在位时间 | 约1年零3个月 |
年号 | 光熹 |
母亲 | 何皇后 |
父亲 | 汉灵帝刘宏 |
继任者 | 汉献帝刘协 |
结局 | 被董卓杀害,年仅15岁 |
历史评价 | 东汉末年皇权衰落的象征人物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刘辩虽然身为皇帝,却未能掌握实权,最终成为权臣争斗的牺牲品。他的故事反映了东汉末年的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也预示了汉朝走向灭亡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