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意图恢复汉室江山。然而,在这次北伐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件——“挥泪斩马谡”。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诸葛亮治军的严明,也展现了他对部下的深情与无奈。
一、故事总结
马谡是蜀汉的重要谋士,曾多次为诸葛亮出谋划策,深得信任。然而,在街亭之战中,他因轻敌冒进、违背军令,导致蜀军大败,损失惨重。战后,诸葛亮虽对马谡有深厚情谊,但为了维护军纪和军心,最终决定将马谡处死。此事件被称为“挥泪斩马谡”,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典故之一。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故事名称 | 挥泪斩马谡 |
出处 | 《三国志》及《三国演义》 |
时间 | 三国时期(约公元228年) |
主要人物 | 诸葛亮、马谡、王平、张郃 |
背景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战略部署 |
事件经过 | 马谡违令驻守街亭,被张郃击败;蜀军溃败 |
结果 | 马谡被俘,诸葛亮依法处决 |
诸葛亮的态度 | 悲痛欲绝,含泪下令,体现其执法如山 |
历史评价 | 体现诸葛亮以法为本、恩威并施的治军理念 |
三、历史意义
“挥泪斩马谡”不仅是诸葛亮个人情感与职责之间的冲突,更反映了古代战争中将领责任的重要性。马谡虽有才,但缺乏实战经验,最终酿成大祸。诸葛亮的果断处理,虽然让人心痛,但也赢得了将士们的尊重,巩固了蜀汉政权的权威。
这一故事也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赏罚分明”的典范,同时也警示后人:才能固然重要,但忠于职守、遵守军令更是不可忽视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