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孤诣中诣的意思是什么】在中文成语中,“苦心孤诣”是一个常用来形容人用心良苦、专心致志地追求某个目标的词语。其中,“诣”字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部分,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掌握整个成语的意义。
一、
“苦心孤诣”出自清代文学家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原意是指费尽心思,独自钻研,达到某种高深的境界或成就。其中,“苦心”表示用心良苦,“孤诣”则是指独到的见解或精深的造诣。
“诣”的本义是“到、到达”,引申为“达到某种境界”或“取得某种成就”。在“孤诣”中,“诣”指的是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深程度或独特见解,强调的是专注与深入。
因此,“苦心孤诣”整体意思是:费尽心思,独自钻研,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或深刻的见解。
二、表格展示
成语 | 苦心孤诣 |
出处 | 清代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
字面解释 | 苦心:费尽心思;孤诣:独自达到的高深境界 |
“诣”的含义 | 到达、达到;引申为达到某种境界或成就 |
整体含义 | 费尽心思,独自钻研,达到高深的境界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形容人在学术、艺术、事业等方面的专注与成就 |
近义词 | 呕心沥血、锲而不舍、精益求精 |
反义词 | 漫不经心、敷衍了事、浅尝辄止 |
三、结语
“苦心孤诣”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体现了对理想的执着和对专业的敬畏。了解“诣”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个成语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