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落井下石是什么意思】“落井下石”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用来形容在别人已经处于困境或失败的时候,还进一步加以打击或伤害。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在他人跌入井中时,不仅不施以援手,反而往井里扔石头的行为,寓意极深。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落井下石 |
拼音 | luò jǐng xià shí |
出处 | 《新唐书·李林甫传》:“林甫之奸,非独害人,且欲尽去异己者,故虽亲旧,亦不贷也。”后世多用“落井下石”来形容类似行为。 |
释义 | 在别人已经陷入困境时,还进一步加以打击或伤害。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那些趁人之危、落井下石的人。 |
情感色彩 | 贬义词 |
近义词 | 趁火打劫、乘人之危、落井投石 |
反义词 | 扶危济困、雪中送炭、助人为乐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子 |
工作场合 | 同事被领导批评后,其他人却在一旁冷嘲热讽,这便是“落井下石”。 |
家庭关系 | 有人家庭遭遇变故时,亲戚朋友不仅不帮忙,反而说风凉话。 |
社会现象 | 某公司破产后,竞争对手趁机诋毁其名誉,属于“落井下石”的行为。 |
三、文化背景与现实意义
“落井下石”不仅是对一种行为的描述,更是一种道德评判。它反映了人性中较为阴暗的一面——在他人痛苦时,不是给予帮助,而是趁机加害。这种行为往往让人感到愤怒和失望,也提醒我们在面对他人困境时,应保持同情心与善意。
在现代社会中,“落井下石”常被用来批评那些缺乏同理心、只顾自身利益的人。它警示人们:真正的善良,是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而不是趁势落井下石。
四、总结
“落井下石”是一个带有强烈贬义的成语,强调在他人已陷入困境时仍进行打击的行为。它不仅体现了人性中的冷漠与自私,也提醒我们应当在他人遭遇困难时给予支持与理解,而非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