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仍是少年的上一句是什么】“归来仍是少年”这句话,常被用来表达一种对青春、初心和梦想的坚守。它给人一种历经风雨后依然保持纯真与热情的感觉。然而,很多人在使用这句话时,可能并不清楚它的完整出处。那么,“归来仍是少年”的上一句到底是什么?下面将通过总结和表格的方式,为大家详细解析。
一、总结
“归来仍是少年”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之一。原句为:
>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但后来,这句诗被改编成更广为流传的版本,其中最常见的是: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不过,真正与“归来仍是少年”直接相关的句子,是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名句: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但这些并非“归来仍是少年”的直接上一句。
实际上,“归来仍是少年”最早出现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尤其在影视、小说和网络文化中广泛传播。其完整语境多为: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但这也不是直接的上一句。
经过多方考证,“归来仍是少年”的上一句,最常见且被广泛引用的是: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这两句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原意是表达对亡妻的深情。后来,人们将其与“归来仍是少年”结合,形成一种情感上的呼应,表达即使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内心依然保持年轻与纯粹。
二、表格总结
原文诗句 | 出处 | 作者 | 解释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离思五首·其四》 | 元稹 | 表达对亡妻的深切怀念 |
归来仍是少年 | 现代流行语 | —— | 表达经历风雨后仍保持初心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 | 表达寻找与重逢的情感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 《虞美人·听雨》 | 蒋捷 | 描写人生不同阶段的听雨场景 |
三、结语
“归来仍是少年”虽非古诗词中的原句,但因其富有诗意和情感共鸣,被广泛用于表达对青春、初心和梦想的坚持。它的上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则来自元稹的《离思》,原本表达的是对爱情的执着。两者结合,形成了一个充满情怀与哲理的表达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归来仍是少年”来鼓励自己或他人,在面对困难时不忘初心,保持一颗年轻的心。